- 24小時律師熱線:400-1789-688
- 郵箱:15810784790@163.com
-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A座1210室
以案說法 | 安置補償合同,居然3年還未實行,維權這條九曲十八彎路究竟通向何處。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
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
一、無論當事人雙方的經濟實力、政治地位如何,不允許任何一方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二、體現房屋拆遷權利義務的對等性,即一方從對方獲得某項權利時,也承擔相應的義務。凡顯失公正的協議是可撤銷的。
近期就有這樣一個案子由于拆遷方多次合同變更而把本來一份簡單的安置房拆遷合同變的極其復雜,
下面就有萬典律師帶您深入了解,解開這九曲十八彎的復雜合同。
某公司與當事人之間2018年12月12日簽訂了補償拆遷合同,
2016年7月5日,當事人(乙方)與某公司(甲方)及擔保人對房屋拆遷安置達成補償協議一份。其中約定甲方對乙方一次性安置兩套住宅房屋、兩間儲藏室、一間車庫,其中一套房屋面積為119平方米(非頂層),另一套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跟隨搖號選房),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乙方補交樓層差價、面積差價和任何其他費用,
如甲方不能按上述約定對乙方安置補償,甲方應向乙方按照上述兩套房屋價款的兩倍補償,乙方有權通過訴訟維權。
由于甲方未對上述合同約定進行履行。
2018年12月22日,當事人(乙方)與某公司(甲方)達成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一份,其中約定甲方拆除乙方原位于某市市中區房屋,現就房屋拆遷安置補償事宜,雙方經過平等協商達成以下協議,以資信守:
甲方以貨市補償的方式支付乙方90萬元人民幣補償款。甲方于2017年10月1日指定由的銀行賬戶向乙方支付100000元補償款,甲方于2019年3月15日前把剩余80萬元補償款一次性支付給乙方。
而甲方再一次未對上述約定進行履行。
2019年3月23日,當事人(乙方)、某公司(甲方)簽訂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一份,其中約定甲乙雙方于2018年12月12日就甲方拆除乙方原位于某市某路某號#房屋的拆遷安置補償事宜達成補償協議,因甲方未能在協議約定的2019年3月15日前支付乙方剩余補償款,經過甲雙方再次平等協商達成以下補充協議,以資信守,甲方于2019年3月18日至2019年3月26日期間向乙方指定的銀行帳號支付部分補償款10萬元,甲方于2019年3月19日至2019年5月15日期間向乙方指定的銀行帳號支付剩余補償款70萬元和遲延支付利息損失3萬元。
如果乙方在上述期限內足額收到甲方的支付款(加上2017年10月1日的10萬元,總結93萬元)后,甲乙雙方就房屋拆遷安置補償事宜一次性了結,永不再議,雙方均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就房屋拆遷補償事宜向對方主張任何權利。
同時,甲乙雙方同意選擇以下爭議解決方式,乙方有權繼續選擇產權置換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式,即乙方有權要求甲方按照2018年12月12日甲乙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第二條中約定的兩套房屋(含一個車庫、兩個儲藏室)于2019年5月18日前向乙方辦理完畢選房、上房手續,并于交付房屋后90日內協助乙方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當甲方向乙方逾期交付房屋時,甲方以甲乙雙方共同認定的房屋價格120萬元為基數,按照月利率2%,從2019年5月19日開始按日向乙方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乙方有權要求甲方采用貨幣補償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式,
即甲方應于2019年6月30日前支付乙方240萬元補償款。
由于最終雙方未盡事宜,雙方協商不成,對此當事人尋求萬典律師事務所:郭士龍律師尋求幫助,應向某市市中區人民法院訴訟解決。
在取證過程中,由于甲乙雙方從2016至2019年多次合同變更,而每次合同約定內容都有不同,從合同的約定到合同的執行取證都給律師帶來諸多不便,而隨著案情進展,某公司又提出了新的證據,
某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對當事人的房產進行的評估報告,證明當事人的被拆遷房屋當時評估價為每平方3361元,一審法院判決的230萬元及已查明的給付了當事人20萬元,共計250萬元。當事人僅有49.8平方的房產,顯然顯失公允。
新的證據的產生對于當事人是不利的,怎么推翻新證,給予當事人更好的利益,這可對辯護律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取證又一次遇到瓶頸。
在驗證新證據是否有效的過程中,萬典律師通過某房地產評估有限公司對當事人的房產進行的評估報告,其產權面積為49.8㎡,證明當事人的被拆遷房屋面積為49.8㎡,當時評估的價格為每平方3361元,一審法院判決的230萬元及已查明的給付了當事人20萬元,共計250萬元。當事人僅有49.8平方的房產,顯然顯失公允。
并且在取證過程中萬典律師發現本案中,某公司于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23日同當事人達成了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該協議明確加蓋有某公司的印章,這樣對于第三次合同的真實性予以肯定。最終通過在法庭上充分的舉證和有利的辯護讓案情水落石出。
法院認為:
一審法院認為,某公司未履行,當事人與某公司于2016年7月5簽訂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當事人訴至一審法院,一審法院經亍2018年11月22日作出(XXX)魯XX民初XX號民事判決書認定當事人的原位于某市某路某號#房屋已經被某公司拆除,當事人與某公司之間為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關系,后當事人、某公司又分別于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23日達成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當事人、某公司雙方達成的協議均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且系對原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的補充和變更,某公司向當事人支付200000元后,未按照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履行足額支付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款及以產權置換的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式交付約定的房屋,因此某公司應承擔違約責任即向當事人支付違約金100000元,同時某公司應繼續向甲方支付補償款2200000元。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判決:
一、被告某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當事人支付房屋拆遷補償款2200000元及違約金100000元。
二、駁回原告當事人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條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27680元,由原告當事人負擔2480元,由被告某公司負擔25200元。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
某公司提供了兩個新證據但由于其證據一載明的產權人是“XXX”而不是“當事人真正名字”,當事人不知道,也沒有見到過,對于內容也不認可,而證據二該證據系復印件,無法確認其真實性,不符合證據的法定形式,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使用。因此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某公司于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23日同當事人達成了房屋拆遷安置補充協議,該協議明確加蓋有某公司的印章,某公司雖然否認2019年3月23日簽訂協議的真實性,但未能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實,上述合同對某公司、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應依照上述合同履行義務,一審法院據此認定并無不當,某公司主張不應支付當事人230萬元補償款及違約金,未能提供充分有效證據予以證明,其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最終判決如下
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
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相關法律補充
合法必須性: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規定的要求而實施的行為。如當事人的資格,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當事人要有法人資格;承辦人簽訂協議要有法人或法人代表的授權證明;委托代理訂立協議的要有合法手續;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文件。凡違反法規規定,采取欺詐手段等所訂立的協議都是無效協議。
具有法律效力: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現在其權利依法產生后受到法律的保護;其義務依法產生后,則受到法律的強制。其次是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認真恪守,當事人任何一方均無權擅自變更或解除。再就是在履行協議中發生糾紛,協議條款便是解決糾紛的主要依據。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雙務有償協議,協議的當事人依據協議享有一定的權利,同時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房屋拆遷安置協議必須采用書面的形式。